昨晚的文章发出后,有东莞的网友说李嘉诚在当地开发的海逸豪庭,是一个持续多年的项目,拿地成本很低,就算打折卖依然是赚钱的。
我去网上搜了一下,确实,1999年拿的地,然后就一直闲置在手里不开发。甚至2006年的时候因为长期闲置被政府追加过一笔7915万的罚款,可即便交了罚款,依然开发的很慢,墨墨迹迹拖到2024年依然没有卖完。
这还真就是李嘉诚做生意的风格,之前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重庆、成都也因为拿了地后拖着多年不开发而搞到天怒人怨,真的是一个重利益,责任感淡漠的商人,也难怪乎社会口碑不好,一直有人对他骂骂咧咧的。
政府把地卖给开发商当然是希望尽快开发建设,李嘉诚捂盘不卖本质上就是拿着筹码让别人给自己抬轿,假如开发商都像他这样,中国的城市化进度连现在的1/3都没有。
通常富豪的资产达到一定程度后,或多或少会希望得到社会的正面评价和历史肯定,像他们李家首富那么多年,行商还这么锱铢必较,真不多见。很多时候我都佩服老李头的战略眼光和风险意识,但真不喜欢他这个人。
……
这几天看到一条新闻,可能在未来具备一定的普遍性。
事情讲的是北京某个老旧小区2018年的时候加装电梯,总成本65万,政府补贴30万,电梯公司自己垫35万。这电梯公司当然不能做慈善,他们接下来每5年收一笔服务费18.4万,收4次,20年,累计可以收73.6万。
扣掉垫付的35万还剩38.6万,另外电梯每年维护成本15000,20年是30万,扣完后净利润是8.6万。
20年赚8.6万我觉得太少了,电梯公司的人在节目里是这么说的,但我觉得可能没说实话。
2018年的时候收上来第一笔18.4万,到了2023年底要收第二笔18.4万,结果钱收不上来了。说好了2层以上的15户居民摊的,结果有9户愿意出钱,另外6户坚决不掏钱。节目里展示了不同楼层居民交的金额,原则上楼层越高交的越多,这个比较合理。
图片
愿意交的9户居民加起来大概有11万多,但电梯公司还是拒绝维持服务,电梯已经被关停了有8个月。
节目现场我看了一下,愿意交钱的都是老人,有几个还行动不便,电梯对他们来说是刚需。不愿交钱的没来现场,但听业主说大都是年纪较轻的,还走得动楼梯的,这大几千上万的就不愿意交了。
另外这个电梯还有个bug,虽然需要刷卡才能上楼,但如果你已经在5楼,按一个下去的钮,不用刷卡电梯也会从1楼上到5楼接你。于是就有人不交钱蹭电梯,不能运人,那也可以运货。
要严格杜绝白嫖,需要升级电梯设备,现在连基本的服务费都收不上来,电梯公司肯定不愿意再花钱投资。
事情就是这么个事,不瞒诸位,其实五六年前老旧小区改装电梯的时候我就预想到了今天的情况,除非政府在补贴安装的同时,把未来几十年的服务费也一口气交了,否则居民是一定收不齐钱的。
这些老旧小区基本没有物业服务,也就没有交物业费的习惯,要从这样的群体身上收几千上万的电梯费,能收齐才是怪事。所以我以前在给你们判断房产新旧之分的时候有两条重要标准,一是有电梯,二是有正规的物业服务,这两样没有的房产尽量不要烂在手里。
你们看,就算政府出了几十万,给加装了电梯,有些矛盾依然是改变不了的。节目里电梯方迫于舆论压力,最后还是选择恢复了服务,但不可能每一个类似的纠纷都上电视台解决,肯定还有很多问题就不了了之了。
其实当初政府补贴的时候我就议论过这事不符合经济规律,公共财政收上来的钱给特定小区装电梯,听着就不公平。现在各级政府都缺钱,类似的项目更不会搞了。
最后我想劝诸位,那种二三十层的超高层小区谨慎买入,房子是会变旧的,电梯也会,20年、30年后这种房子的居住体验是堪忧的。我来北京的第二年在亚运村的惠新北里住过,房子我记得有20多层,一层4户,只有一部电梯运行,那个拥挤程度你们脑补一下。
为了维持秩序,物业请了一个小姑娘专门坐里面开电梯,每天的工作就是从一楼到顶楼,再从顶楼到一楼,居民自己不能按钮。她每天坐凳子上看言情小说,我问过她每个月工资多少,她说500,物业有个地下室可以包住。
每天晚上12点下班,然后电梯就关了。我有一次朋友聚会晚过点了,就腿着爬上了16层,嘿,那酸爽。住惠新北里那半年就是我和两个妹子合租的那一段,以前夜报里也写过的。
……
之前你们提议让我重新开一期读者收入统计投票,那行,就今晚吧。
投票之前要先定义一下年收入:
1、税后到手的部分,可以包含公积金,但医保和养老不包含。
2、证券投资的盈亏都不算。
3、债权投资以及银行存款、固收可以算。
4、房价涨跌都不算,房租可以算,但是需扣除房贷利率部分。
5、夫妻共同收入部分五五分。
6、职业投资者按照最近3年投资收益的均值计算。
你们心理默算一下,应该大概有个数,看看在下面的哪一档里。认真投啊,这个统计数据起码未来要用一年的。
《果然收不上钱了》留言数:0